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385 (第2/2页)
之前楚太子就说了,“温饱”和“健康”,这最后一箱代表着“健康”的,是草药便不足为奇。 南齐大臣们受了教训,这回没敢吭声,只乖乖竖直耳朵,等着楚绾给讲解。 “除了吃不饱穿不暖,百姓们还有一大难题,看病难。”楚绾声音清亮,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,“付了诊金,他们还得花钱抓药,所以很多时候,只是衣服穿少受了凉这么一个小小的风寒,便能令原本就清贫的家雪上加霜。” 吃,穿,看病,三大民生问题竟然由他国使臣在自己劳民伤财的生辰宴上提出来。 傅经纶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反思中。 但眼下这种情况,唯有虚心请教和学习。 “那么,这些药材是做什么用的?”他问。 楚绾道:“北梁通过大量种植草药,拉低了市场药价,如今又以国家名义在各州府设了民生医馆,大幅度减轻百姓看病难的问题。 这些是治风寒和小儿急惊风的药,我打听过,在你们这儿一次风寒看下来,诊金加上抓药的钱,没一两银子不算完。 普通老百姓,谁家随随便便就有一两银子的闲钱去看病? 再有,你们南齐对于小儿急惊风似乎有些束手无策,哪怕是太医院,也没几个太医能治的。 但在北梁,很多大夫都会,因为我父皇母后专门设立了医学院,就为培养这方面的人才,只有在医学院结业,考核过了,才能被分配到各州府的民生医馆里去给老百姓看病。 民生医馆的大夫吃的是朝廷俸禄,他们给百姓看诊不收诊金,只收药钱,而这些药钱,会根据这户人家的缴纳赋税或服兵役情况而进行大幅度减免,所以一个风寒看下来,有些人只需要花十几个铜板甚至是几个铜板。 急惊风就更不用说了,相信在座很多人都知道这种症状是一到四五岁小儿的克星,来得又急又凶,普通大夫压根儿连碰都不敢碰。 之所以给齐皇送这些药,是想告诉你,北梁南齐一旦建交,今后北梁百姓有的,南齐百姓也会慢慢有。” 但南齐要想拥有这些好处的前提,是必须重用北梁人才。 也就是说,不久的将来,南齐会涌进大批北梁人,渗透到百姓的衣食和健康中。 这不是明晃晃的入侵吗? 如果楚胤便是肖彻,那么北梁帝后此举,就是在借机报复南齐! 可是这报复的法子…… 杨太后拧着眉。 姜妙也想到了这一点。 傅经纶一旦点头答应,那么北梁便是堂堂正正地接手了南齐基层百姓的吃穿和看病问题。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? 得民心者得天下。 北梁帝后这格局,果然不是杨太后这阴险狡诈的贱妇能比的。 343、推背图上的预言(2更) 南齐大臣们面面相觑,纷纷议论起来。 扶风公主把话说到这份上,意思已经很明显了。 北梁此次来南齐送的贺礼,能帮着南齐彻底解决老百姓的吃穿和看病问题。 但要想做好,就必须重用北梁人。 可一旦大批北梁人涌入南齐,将来会引发怎样的后果,现在谁也无法预料。 然而,他们带来的确实是好东西。 一直以来,朝堂上讨论的无非就是赋税的缩减问题,想借此来稍稍减轻百姓的负担,却从未有人考虑过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