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70  (第2/2页)
  皇后听得连连点头, 看着皇帝也是眼含秋水。    宫九却对着向晓久撇了撇嘴, 小声嗤笑:    “其实他是恨不得自己代了杨先生, 成了可与圣人并肩之人, 不过是不好意思下场去与臣子争功罢了!”    明明以宫九的武功,有的是叫一臂之遥的皇帝也听不到的法子吐槽他。    偏偏非“小声”说得连隔了又一个座位的皇后都听到了。    皇后听得直笑。    再顾不上去挖掘自家那个(小了她自己三岁的)“小丈夫”高大英明的一面。    皇帝实在忍不住,哪怕腰间的软rou仍有些疼,还是翻了混蛋小堂弟一个白眼:    “朕何必比肩谁人?此番若能诸事顺利,汉武崇儒之功亦不及朕。”    向晓久原笑看他们兄弟和睦、欢喜宫九越发活泼可爱的模样,闻言忽然皱了皱眉:    “汉武帝驱逐匈奴,封狼居胥、勒石燕然是功,虽将父祖几辈积累一朝耗尽,为大汉衰退埋下隐患,却也扬了大汉赫赫声威;    汉武帝统一国家历法是功,虽太初历有不少需补足处,正月岁首却沿用至今;    汉武帝时出井渠法、推行耧车是功;派张謇通西域、开丝绸之路是功……    诸般都是功绩,唯有独尊儒术?”    向晓久冷笑一声:    “若非汉武之时还记着‘悉延百端之学’,便是今朝还尚且不显、明日亦未曾闻,    汉武帝迟早也有因为‘独尊儒术’一事,叫后人唾骂成狗的一天!”    秦皇汉武、唐宗宋祖,几乎是皇帝这个职业的顶尖人物。    虽说除了极少数极端崇拜者之外,    没谁会说这几位平生有功无过。    虽说皇帝自己也从没想过活成他们那样的人——    毕竟宫九亲堂哥,他未必要做不一样的焰火,却也一样默默坚持我就是我。    但是!    谋划着将杨家捧成类似于曲阜孔氏的时候,    皇帝确实也暗戳戳和汉武帝攀比过的。    结论尚可。    他觉得自己即使没有汉武帝那打得匈奴只得徒然哀歌“失我祁连山,使我六畜不繁息;失我焉支山,使我嫁妇失颜色”的武功,    好歹叫皇族勋贵之流也同罪同罚、叫妇女也能扬起头来行走人间……    如此种种文治,也能为后世列举英明皇帝时候,多添那么一位史料。    若是一切顺利,祭祀也远比任何前朝帝皇都要来得绵长悠久。    暗戳戳地比,悄摸摸地乐。    穷其一生,    争取将四大帝皇变成五大帝皇的宏伟目标,    已经成了皇帝的新动力。    万万没想到!    他心目之中,必须再努力更努力才可能并肩的汉武帝,竟被向晓久如此嗤之以鼻。    向晓久更正:    “我没对汉武帝嗤之以鼻!    我是什么人哪?我岂敢对汉武帝嗤之以鼻?    虽然觉得汉武帝在皇帝这个职业上,有些方面还比不上你,他也仍是那个叫华夏民族首次对着外族挺直了腰杆子的千古一帝,历史威望不比祖龙差,哪里是我能嗤之以鼻的?”    “我只是忒烦董仲舒!”    “说是尊崇孔圣,却为了一己之私乱改圣人言论!”    “汉武帝独尊儒术也没逃过私心,可他好歹还记得‘悉延百端之学’。只可惜他没能算到儒生发展起来之后嫩那么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