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1124 (第2/2页)
“怎么是老夫舍不得。这份银子该你们礼部出的, 与户部无关。” “哎呦,礼部那点儿子的银子,还要修缮明年春闱的号舍。要是增加射和御考核,那还要出一大笔的。” “啪, 啪。”朱由校拍拍手,“没银子就算了,出阁礼暂时就不办了。孙师把朕该读的书单开出来,每天派侍讲学士过来讲解半个时辰。等以后有银子了再办出阁读书大礼了。” “陛下,这可不行啊,出阁读书是大事儿,就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孩子读书,也都还是要有个百师礼以示郑重。” “唉,二帝还在皇极殿没落葬呢。” 又来了。 方从哲无奈,只好插话道:“陛下,出阁读书礼不会有多少花费的。就是按例要赏赐翰林院侍讲等一些笔墨纸砚也就可以了。” “刘时敏,查查内库可有够赏赐的笔墨纸砚 。” 刘时敏应声而去。孙如游默默在心里算着帐,礼部少出这一笔赏赐的笔墨纸砚,能省多少银子。 朱由校接着问孙如游。 “能不能少点儿人观礼?朕这都十几岁了才读书,怪羞人的。” “这又怪不得陛下的。” “那岂不是要怪责到父皇和皇祖父头上了?让皇祖父和父皇死后都不得安宁!” 朱由校说的一点儿也不错,登基之后才开始读书,光宗是会直接被指责的。如果知道光宗的处境艰难,自己读书都是大臣反复上书还断断续续的,岂不是令神宗死后要背的骂名就更大了。 这不是忠心王事的臣子应该做的事儿。 英国公出面打圆场,“陛下,要不就这几位以后给陛下讲书的老尚书们和翰林侍讲参加?” 朱由校点点头,“好主意。孙师,这样可以吗?” 可以!怎么不可以。孙如游憋气,他本想把天子拜师礼弄得热热闹闹的,过后提起自己做帝师拜师礼的风光来…… 唉,怪自己,就不该提什么拜师礼要花银子的事情。 “那老臣就让钦天监择了日子和时辰。在哪里行礼?文华殿?” “好。” 在哪里举行出阁读书大礼不重要,重要的是皇帝在典礼那日拜师。 下一件事情就是兵部尚书崔景荣来问了。 “陛下上午曾言今冬建奴会在辽东挑动战事,臣内心忐忑却不得要领,请陛下解惑。” 朱由校郑重起来。 “崔尚书,你还记得禁边令吗?” 不仅崔景荣点头,其他人也都下意识地点头。 “今年冬天不准向北边西边流出一粒米和一粒盐,更不许流出一口铁锅。朕到要看看建奴也好,蒙古也好能够撑多久。哪里来的底气与大明做对。” 定国公和英国公沉默不语。成国公的事情拿到就没让这些尚书们提高警惕,没猜到新君会锁边么? 崔景荣了然。要是今年冬天严格实施禁边令,那么不等明年春天,建奴得不到补给,必然会对辽东实施劫掠,建奴必然会对进行更猛烈的攻击。 “凡事参与了向北边贩卖粮食、布匹、铁器的,抓到一个就杀一族。不管是八十岁的老者还是三岁幼童,一个也都不放过。建奴要不是有这些人资助粮食和铁器,哪来的与大明作战的底气。不整治了这些通敌资匪、眼里只有银子的败类,对不起在萨尔浒之战捐躯的那些将士。” 杀气腾腾的新君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