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纸婚 第43节  (第3/3页)
眼不看。    闻元安问她说, “怎么?写得不太好吗?”    但她导师说, “不,写得太好了。”    闻元安端起茶来喝了一口,“老太太搞什么欲扬先抑,我还以为又要拿回去改呢。”    “写得这么好,打算发哪里?”    老院长就靠在圈椅上好整以暇地看她,“《儿童文学》还是《少年文艺》?《读者》中间有一栏是个笑话合集,我看你的论文放进去蛮合适的。”    闻元安:“.......”    但她导师还在喋喋不休,“让你研究白居易的诗歌,没让你写他混乱的生平,大家也不想知道他府上养了多少家妓,每三年换一批鲜嫩货色,和元稹有什么甜美爱情。看看你自己论证了些什么,说元稹写《酬乐天劝醉》——王孙醉床上,颠倒眠绮罗。君今劝我醉,劝醉意如何?”    说到这里老院长又敲了敲笔,“几百年来,这首诗的定调就是描写友谊!”    “可你怎么写的啊?说元白二人是长安红灯区烟花之地的终身vip会员,成天耳鬓厮磨,他灌醉元稹,是为行不轨事,情意早已跨越了朋友的界限成为惺惺相惜的伴侣。你是唐朝娱记吗?”    闻元安边翻开自己的论文,指了出来,“那不是这一大段都要删掉?”    “这样的无效论述有什么不能删的?你家里的剩菜不是每天都扔的吗?”    “......”    “我写的时候还挺有激情的呢,”闻元安还很有些不乐意的,“以为会是大震学术圈的言论。”    老太太哼了一声,“你放一万个心好了,就你这样的论文对学术圈,构不成一丁点威胁。”    闻元安收进包里,“初稿嘛,我再拿回去修改。”    她导师年轻的时候就是院里一张铁嘴,“是初稿啊,我拿到的时候以为是草稿,误会你了。”    “......”    闻元安拿上被贬得一无是处的论文,半声不吭地离开了她导师的办公室。    这还算好的,上一回老太太直接说她,“我冒昧问一句,你高考.答案从哪儿买的?”    您确实够冒昧的。    闻元安站在电梯里,就以“我是脑子里进了个大西jsg洋才会选择读博”开头,刷了一段长篇大论。    于祲正在和几个地产开发商喝茶。    他拿起手机看了眼:【晚上再详细跟我讲一遍,要坐在我腿上说,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少。】    闻元安:【我不坐。】    她被于祲那双手支配的恐惧又上来了。    前天晚上就是,于祲抱了她在他的膝盖上坐着,她记得好像是在跟他讲宋词守灵人蒋捷的流亡,时年五十一的蒋捷寄居福善寺,听了一场夜潇雨骤后写下了南宋最后一首挽歌。    于祲的手一直在她裙子底下。    他笑着念出来,“是不是这句,少年听雨歌楼上,红烛昏罗帐。”    闻元安还没有回答他是,就已经进来了,后来呜呜咽咽,她也没说出句完整的话。    于祲:【不坐也要做。】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