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1366 (第2/2页)
医的信:“还有师父的信了,咱们不看看?” 王永珠接过信,打开。 信中,杜老太医先是用起码三张信纸,罗列了一堆要考较王永珠的问题,直看得王永珠一个头两个大,方才那点子思乡感慨之,顿时烟消云散。 要是回去就要面对杜老太医狂风暴雨一般的考较,唔,还是让她继续在赤城县呆着吧。 后面的几张纸,才说了关于的制作,以前的小作坊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了。 如今齐夫人又招了荆县大多十几岁的小姑娘,心灵手巧,眼神又好,就负责挑花瓣,或者研磨之类的活计。 核心的一些,倒是都是从别处买来的拖家带口的,全都是死契,不怕他们泄漏出去。 这些人大多是齐夫人通过人脉专门挑那些官奴发卖的,基本都是家里犯了事,翻无望的,买回来只放在庄子里干活,温饱不愁,只要老实做事,子倒是难得的平静。 因此这些人倒是都死心塌地的干活,生怕一个不好,就又被转手卖出去,这样的子可就难得了。 至于花田,齐夫人每年都会抽出一部分收入来,慢慢购买附近的旱地或者山地,如今倒确实让荆县成了颇有名气的花城了。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礼物 还说了些杜使君的近况,他去年参加了乡试,因为祖籍老家是荆县的,倒是正好就在这里考了,当然不出所料的落第了。 书院的夫子也说杜使君还差几分火候,去见识一下也好,再历练几年,就有把握了。 最后叮嘱王永珠,别以为当了官太太就可以不学习了,一旦入了他的门,做了他的徒弟,一辈子都得学医,手不释卷才是。 若敢偷懒怠慢,让他知道了,定当亲自杀来赤城县教训她不可。 王永珠吐吐舌头,她那里敢偷懒啊,每天都要背上几页医书的好吗? 剩下的信件,有七里墩里正写的,也不过是写茶山的事情,不是什么大事,王永珠看了两眼就放在了一边。 想着信中说的,给她们带了礼物,就是这七八个大箱子。 王永珠兴致勃勃的打开箱子看起礼物来。 打头两个箱子里,满满的就是两箱子医书,王永珠先将这箱子盖上,打算日后慢慢再来看。 其他箱子里有齐夫人和杜老太医准备的礼物。 有红袖添香这几年杜老太医又研制出来的两款新脂粉,好几盒子,上面写了签子,让王永珠自己用着,或者送人玩。 还有一些新奇的首饰布料和玩意。 杜老太医那边准备了大半箱子的常用药。 这些满满的都是两人的心意。 王家人那边的礼物也是五花八门。 有腌制的腊rou、rou干还有酱和干货之类的,都是七里墩的特产。 尤其是一些豇豆干、葫芦条干、还有什么春天的各色野菜,开水烫过后,晒干了收起来。 各色都挑最好最干净的包了,整整齐齐的码在箱子里。 另外有全氏还有江氏孝敬张婆子的两套衣裳鞋袜,虽然布料普通,可胜在针脚细密,一看就是用了心做的。 尤其是其中两双千层底的布鞋,鞋底厚实软密。 张婆子一见就看上了,拿过来一试,就舍不得脱下来了。 全氏还孝敬了王永珠一套衣裳,上面用了巧心思,绣了各色的花样,裙幅展开,简直晃花人的眼睛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