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267 (第1/2页)
怪,就看到吴中宝脸色惭愧的道:“本不该惊动你,只是我实在是没法子了,才厚颜请二叔去将你请来——” 宋重锦摆摆手:“你我之间,何必如此客气?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?” 吴中宝这才缓缓道来。 那一年,他本是和宋重锦一起去荆县,也是预备要参加秋试的。 结果呢,刚到了荆县没多久,就收到了家里来信,说是吴老倌突然病倒了。 身为吴老倌唯一的儿子,亲爹病了,那自然要赶回去侍疾不是? 他也就匆匆让人带了个口信,说家中有急事,就回了石桥镇。 回家才知道,吴老倌这病起得蹊跷,不知道怎么的,就突然病倒了。 一时高烧不退,一时又上吐下泻,两三天功夫,就将本来精明强干的一个人,折腾得只有进气没出气了。 不然吴中宝的娘,那也是颇见过世面的,怎么会因为小病而急忙将要参加秋试的儿子给召回来呢? 就是看着这架势不对,竟然是要去了的样子。 等吴中宝到家后,看到亲爹这模样,心如刀绞。 天天就吃住在吴老倌的屋里,喂药,擦身子,换衣服,都不假手于人。 也不知道是郎中大夫摸准了脉,开对了药,还是别的原因,吴中宝回家后,吴老倌的病居然就慢慢稳住了。 就是不能下床,天天人参玉桂的吊着命。 吴老倌虽然算是石桥镇的第一人,家境富有,可也架不住这么折腾,每天都药钱,花得海了去了。 吴中宝和他娘亲,还到处寻访名医。 皆束手无策。 平安堂他们也去过,秦老爷子年岁已大,除了在自家药堂接诊,几乎已经不出诊了。 他手下的出师的颇有名气的几个弟子,都被吴中宝请来给会诊了一番。 却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,只说吴老倌脉象看着就奇特,一会子几乎把不出来,一会子就又十分强健。 几个师兄弟会诊后,想了个法子。 大胆停了一天补药,吴老倌就rou眼看着,脸色灰败下去,生机好像就被抽取了一般。 急忙灌下一碗补药去,那颓败之势就止住了。 再灌几碗,就又恢复成了先前的模样。 几人会诊过后,倒是觉得吴老倌似乎体内有什么能吸收他的生气一般,那些补药灌进去,里面的大补成分,就被吸收了,而放弃了吸收吴老倌体内的生气。 而且似乎在吴老倌体内形成了一个平衡,保证着吴老倌不死,但是必须用各种珍贵的补药来弥补。 到最后,他们几人也没研究出到底是什么东西,只说若是要吴老倌不死,就得一直用名贵药材吊着命。 吴中宝后来又找了不少郎中大夫,有名的,跟秦老爷子的几个徒弟得出的结论一样。 没名气的,连怎么回事都看不明白。 吴中宝没法子,要想保住亲爹的命,只能银子流水一般的花出去,给买补药回来。 吴家在石桥镇第一富,放在外头真不值什么。 尤其是这补药珍贵,一副药就是几十两银子出去。 最多只能三天。 就是家财万贯也架不住这么花费。 不过一两年的时间,吴家的家底子就差不多了,家里的奴仆佣人都遣散得差不多了。 只有当初吴中宝的娘亲一直带在身边的一个贴身丫头,还有一个婆子留着,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