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127  (第1/2页)
    我多问了一句,“尹川王有什么想法?”    “学生不知。”    京师局势,愈发不明晰了。    尹川王游走于两位亲王之外,凤相态度模棱两可,宝亲王李修将自己的依仗呈在了我面前,足可见其诚意。    于是我道,“西凉使臣将迎云空舍利回国。”    “本王明白。”    李修是个聪明人,他当即便明了我要去西凉国的意图是什么,于是今日朝上,关隽驳回了何大人的自请后,上书举荐我做为使臣护送云空师父的舍利子回故土西凉。    只是,若做为使臣,兰台令到底不够有诚意。    于是李念添了一句,“儿臣请父皇加封孟老爷为福西伯,护送云空师父舍利子,随西凉使团回国。”    圣上只是摆手,“再议吧。”    此事提一次自然是行不通的,我也不急。    下了朝我又去了一趟相府,凤相在家中养了这许多时日,脸色好了许多。不等他说什么,我已拎着茶饼直入素心斋,“如今下官可有幸与凤相对弈一局了?”    “看来今日游新已非吴下阿蒙。”    凤相合了折扇,与我相对坐下。    引泉烹茶,我道,“这茶名叫白云天。”    凤相执杯的手一顿。    七月七。    春与繁化。    千里白云天。    这从来都不只是一句诗。    第94章    赵汝与赵提督的关系, 还得往上三辈去推。    那时赵汝的爷爷与赵提督的父亲是堂兄弟,一道进了军营。只是赵汝祖上相对而言更有些财力,家里也舍不得自家儿子去吃这个苦, 便花钱将赵汝的爷爷换了回去。    赵提督也不是个小气的人, 赵汝的父亲用着这一桩交情求他时,他也很爽快的将赵汝调进了亲兵之中。按辈分去算,他还是赵汝的堂叔,行军打仗免不了要死人, 赵家也并非什么枝大叶茂的人家, 因而赵提督对亲戚都格外优待。    所以,在赵提督喝了一壶崆峒酒、发出那样一句感慨后, 赵汝便带了十二瓶崆峒酒去了一趟提督府。    刘成武在奉议司也没闲着,他把之前留底的折子都翻了一遍,终于找到了那年风靡京师的“春与繁华”。    这是凤相为其夫人亲手酿的酒。    彼时还有句歌谣, “七月七, 系红丝,春与繁华寄相思”,说的就是这一壶酒。    七月七日, 便曾是凤相大婚的日子。    只是凤相夫人因何而死,奉议司里也不曾记录多少,只是至此之后,京师就再无人酿的出这春与繁华。    那些旧事, 也跟着那一壶老酒, 埋进了尘埃。    赵提督与凤相相交于微时,自然知道这一壶春与繁华的故事。醉眼朦胧时, 赵提督怔怔看着赵汝手上的崆峒酒,“这酒是怎么酿出来的?”    赵汝也不提我的名字, 只道,“大掌柜说以玫瑰汾为基酒,别的就不知道了。”    “配方是命根子,刘家肯定不会告诉你。”赵提督一声叹,“这酒能得其三分味,已不容易。”    赵汝回来后一字不落的说与了我,他仍旧一头雾水,我却打算撞着胆子去相府试一试。    凤相浅啜,微微一笑,“这是翡山。”    “卷成墨珠才是翡山。”我捏了满手心的汗,但面上神情不变,“这茶与翡山同出一系,只是不得热水煎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