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番外3(下):淮南皓月冷千山,冥冥归去无人管(H) (第13/13页)
的衣柜里藏老鼠,折腾得整个谢府鸡飞狗跳,好不热闹。 在董姨娘的撺掇之下,谢韬对他从来没有好颜色,动辄打骂,可打得越狠,便越激起他通身的反骨,父子日渐离心,令她忧虑难安。 再到后来,弟弟忽然转了性,虽然依旧活泼跳脱,行动间却极为顾念她的感受,使计打发了董姨娘,尽心尽力地为她挑选良配,护她敬她,越来越懂事。 她万分欣慰,期盼着姐弟俩的日子越过越好,期盼着他能够走上正途,拥有中规中矩的完满人生,长命百岁,子孙满堂。 直到有一天,他说——他心悦她。 她大惊失色,对他避如蛇蝎。 他黯然神伤,却果断地弃了太子,投入宁王麾下,只为给她提供强有力的庇护,不使她落入季温瑜之手。 这三年多,她宿夜难安,罕有好眠。 她抗拒他虽远隔千里仍无微不至的关心,心里却也清楚地知道——姐弟俩早就如同双生的藤蔓,根须、骨血融为一体,想要撕掳清楚,轻则伤筋动骨,重则共赴黄泉。 他精心罗织了一张大网,以她为唯一的猎物,不着痕迹地一点一点收束,她敏感地察觉到危险,竭力寻找温和些的法子,希冀着能令他早日死心,两个人不动声色地较量了许久。 可他一天天长大,位极人臣,炙手可热,却强势地拒绝了敏宜郡主的婚事,其中透露出的情意令她心惊。 再次回到长安,她本以为自己已然走投无路,他却突然……突然…… 她无法接受这个噩耗,她无法相信那般鬼灵精怪又行事老辣的弟弟,会这么仓促地丧命于陷阱之中。 无论众人怎么劝,谢知真不吃不喝也不睡,就这么生生地熬着,等一个或许永远都不会到来的好消息。 两日之后,林煊扶棺而归,于谢府门前长跪不起。 谢知真不顾meimei的劝阻,步履踉跄地冲了出去,瞧见林煊一身玄衣,面色沉痛,露出不解之色:“阿煊,你跪着做甚么?阿堂没有死,对不对?” 林煊连日里奔波劳顿,整个人瘦了一大圈,由于伤心过度,眉眼间泛出几分暮气。 他伏身下拜,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石阶上,声音嘶哑:“jiejie,阿堂他……被蛮夷埋下的火药炸得粉身碎骨,我当时正好去辽东探他,亲自装殓了尸体……我们在沙漠里接连翻找了两天,只挖出几块覆着他铠甲的血rou,还有……还有这个……” 他摊开手掌,掌心躺着小半只沾满污血的香囊,依稀还能辨出布料是稳重的沉香色,角落里绣着几根疏竹,竹节自中间断裂,再不见往日风骨。 确是她亲手所绣。 “jiejie,是我没有看好他,我对不住你。”林煊攥紧拳头,因着无从表达内心的歉疚,又朝她磕了两个头。 谢知真呆愣愣地看着他悲痛欲绝的模样,又将视线转到黑沉沉的棺材上,缓缓摇头:“不……不……你们都在骗我……阿堂不可能抛下我一个人的……” 她失了一贯的镇定从容,恍恍惚惚地走到棺木旁边,对两侧的将士道:“打开。” 林煊怕她受不住,慌忙从地上爬起,走过来拦她。 几个兵士们早被谢知真的倾城容色所惊,下意识地听从了她的命令,一齐用力将沉重的棺盖推开半截。 里面躺着七零八落的铠甲碎片,每一片都染满血污,最上面还摆着半个头盔。 虽然早知道凶多吉少,当血淋淋的现实摆在面前时,谢知真还是被彻底击垮。 忍了两日的泪水终于滚滚而落。 她紧紧抱住散发着腥臭气味的头盔,嘶声唤了几声“阿堂”,大哭道:“你不是说你有分寸的吗?你不是说会好好保全自己,绝不至丧命于战场的吗?你在这时候撇下我,到底算甚么?到底算甚么?” 说着,喉咙里泛出腥甜,她咳嗽几声,脸色发白,气息不畅,整个人摇摇欲坠。 “jiejie,jiejie你别这样!”林煊也跟着流了眼泪,虚虚扶住她颤抖的双肩,“jiejie,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,谁也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意外,事已至此,还是要节哀顺变……” 谢知真泪眼模糊地看向林煊,拉住他的衣襟,问道:“阿煊,你告诉我,阿堂收到我写给他的信了吗?他打开看了吗?是不是……是不是因着我的信,他气怒攻心,心神大乱,这才中了敌军的埋伏?” 林煊眼神闪躲了一下,旋即抿着唇否认:“不是,jiejie不要多想,这只是一场意外。” 谢知真何等聪明,立时明白了一切,惨笑道:“你不用骗我,是我害死了他。” 她低头看着属于弟弟的头盔,忽然弯下腰,将额头对准棺木锐利的边角,一头撞了过去。 “jiejie!不要!”谢知灵站在身后,见状失声大叫。 林煊早察觉她状况不对,见机极快地伸手去挡,她抱了必死的念头,使出全身的气力,这一下撞得他手骨酸麻,血流不止。 光洁雪白的额头磕出鲜红的印子,林煊见她理智全无,不得已往后颈劈了一记手刀,将昏迷不醒的美人抱进怀里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