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42  (第1/2页)
    趋炎附势的小人,如若皇帝真的将她交给前朝的大臣清算,这帮人会怎么想怎么做    届时朝堂才会大乱起来呢。    皇帝怎么忍心将自己好不容易得来权力拱手让人,再次还给那些作威作福的世家    她轻轻叹了口气,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她与皇帝再也无法信任对方了呢    这是皇帝和宸妃关系明显发生转变的一幕,安导使用了一个长镜头,将宫殿中的光影变化,和宸妃端坐的场景全部拍摄了下来。    看到摄像机中的成品,即便是严肃的安导也不由得点了点头。    长镜头对演员的要求很高,因为不能进行后期剪辑,需要演员一气呵成地演下来。    尤其是这一段,宸妃没有动作、没有对话,只是像个木桩一样坐在那里。    然而即便只是这样,江萤却将宸妃当时苍凉的内心表现了出来。    一方面,她确实对皇帝有着深刻的感情,甚至愿意为此牺牲;另一方面,她已经敏锐地感觉到皇帝的改变,他不再把这个国家放到第一位,而是在成功大权在握后而肆意妄为。    她的内心很矛盾,她不知接下来的路该怎样走下去。    所以她对皇帝说了那番话。    那番话的确是为了试探,但不是为了试探皇帝是否会把她推出去当替罪羊,而是为了试探,皇帝到底还记不记得两人当初的诺言。    事实证明,皇帝确实变了。    在朝堂的尔虞我诈中,他渐渐变得面目全非,多疑、自负、暴虐,他将年少时自己说过的那些天真的话嗤之以鼻,认为那是傻子才会相信的谎言。    这个世上根本没有太平,一切都要依靠手段去夺去抢,百姓不过是蝼蚁罢了。    宸妃就是那个傻子。    明明皇帝最后的表现证明不会将她推出去做罪魁祸首,可她却并不为此感动,反而因活下来而感到深刻的绝望。    因为她从未有一刻如此清醒地认识到,那个一直在她心中珍藏着的,曾和她一起侃侃而谈着国家大事的少年,早已死去。    安导十分擅长场景烘托,他会将大把资金放在服化道上,从硬件设施上保证剧的质量。而实际上,这样的拍摄方式会对演员的要求更加严格。   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,一旦演员的表现不够出彩,很容易让观众被其他的外在事物吸引住目光。    所以剧组中的演员们都要花费出百分之百的努力,才能得到安导的肯定。    毕竟安导是个金字招牌,从来不缺投资,只要有一点他认为不到位的地方,他向来不介意浪费胶卷反复拍。    可以说,最后这一个月,基本上剧组中的所有人每天脑袋中的弦都是绷紧的。    因为随着剧情的发展和结局,剧中所有角色和最开始出现时相比都有了不小的改变,他们需要将这种变化纤毫毕致的展现出来,而又不能显得突兀。    这对演员们的演技是非常大的考验。    同时,这个剧本实际上是有些晦涩的,很多关于后宫朝堂的斗争都没有明着写出来,而是采用了暗示的方法。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