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950 (第2/2页)
楚里头的布置,是多么的井井有条。 走在前面的中年女人应该比母亲还大好几岁,可她步伐轻快,看不出任何反应迟缓的模样。 女人一边切菜一边询问他:“你在村里头呆几天?吃过面饼子我就带你去你爷爷奶奶的坟前吧。” 陈志忠愣了一下,脱口而出:“我还有一个月的假。” 女人回过头疑惑地看他:“怕是要扣工资的吧,你请这么久的假做什么?早点回去上班才是真的。” “我——”陈志忠脑袋里头嗡嗡的,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心中那汹涌的悸动。 他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这是个荒谬的想法,他不好意思说出口,他想寻找自己的根。 神差鬼使间,他冒出一个主意来:“我要在村里头种树,趁着这个时候多种些树。” 对,也许他参与到老家的建设中来,他才能真正了解,爷爷奶奶生活了一辈子,父亲成长的地方。 这里,是他的根呢。 第441章 都是归乡人 陈志忠在村里头呆足了一个月。 这一个月的时间, 他不仅祭拜了素未谋面的爷爷奶奶, 还将坟墓翻修一新。 除此之外, 他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跟着志愿者学习如何制作草方格防沙。 每天早晨5:00起床,与当地学校防沙治沙专业的学生一块儿出发。三个人一组,一起扎草方格, 一起挖坑种树。 一开始的时候,当地学生对台弯充满了好奇, 不停地问东问西。 两边说起各自上学时, 从书里头学到的对彼此的描述, 都忍不住哈哈大笑。 如果不是横穿了半个大陆,陈志忠也不敢相信, 大陆居然有这么多高楼大厦,街上也有小汽车。 更别说,他还在大家脸上都看到了生机勃勃的笑容。他们每个人都相信明天会更好。 陈志忠的草方格越做越顺手,他还学会了在草方格中种沙棘跟沙蓬, 依靠这样的方式,可以治理流沙。 他们种树的途中,还碰到了日本志愿者。 那位领头的日本老人,已经坚持在中国种了十年树。 日本四面环海, 气候湿润, 本国的沙漠少的可怜,完全被当作景观来欣赏, 基本不存在荒漠的困扰。 那位老人却认为地球荒漠化是所有人的问题,他有义务帮助中国治理沙漠。 陈志忠觉得有趣极了, 他在钓鱼岛的时候跟日本人每天都对峙,好几次都要拔枪相向。 结果到了这里,他们却成了并肩作战的朋友,大家一起商讨着应当如何才能更高效率的解决荒漠化问题。 大家得出的共同结论是除了长期综合效益之外,还得考虑尽快产生经济效应,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植树造林中来。 头发花白的老人大声夸奖中国人治沙有方,居然能够想到草方格这么玄妙的好办法。 到了午休的时候,他们坐在一起,分享彼此的食物。 干粮与水都是早上出发时带上的,在沙地里头一泡就是一整天,中途再回去吃饭实在耽误时间。 用罢饭,志愿者雇来的当地农民唱起了本地的花儿,那高亢清亮的嗓音响彻云霄,在蓝天白云下引得鸟儿都陪着叽叽喳喳直叫。 陈志忠也忍不住唱了一首闽南语歌,那是他小时候外婆教他唱的歌谣,他常常枕着外婆的歌声入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