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85  (第2/2页)
予司徒,让他自己决断,王爷你以为如何?”    轩辕晦叹息,“也只能如此了。”    见章天问退下,他又打开赵诩那封书信,略过前面那些军国大事不谈,直接看最后一页,赵诩一笔一划地以魏碑体抄着——    行行重行行,与君生别离。    相去万余里,各在天一涯。    道路阻且长,会面安可知。    胡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    相去日已远,衣带日已缓。    浮云蔽白日,游子不顾返。    思君令人老,岁月忽已晚。    弃捐勿复道,努力加餐饭。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撩汉子神马的 还得看我赵大司徒    第90章    赵诩的顾虑与轩辕晦相类,远迎王师、望风而降这般的事情,看着就像是话本里演的,怎么看怎么不像是真的。    可无论如何,此事却是势在必行——如今肃王几路大军被京畿道与山南道斩为两截,如果能拿下山南道,不仅可以完全打通肃王阵营,更离帝京又近了一步。    不管他是真降假降,若借此事将山南道拿下,如此大事便已定了。    赵诩不善兵事,不然便直接点个十万人马打杀过去便是,哪里还需要今日这般举棋不定?    “司徒。”谋士们纷纷入帐,对赵诩恭敬行礼。    赵诩讲完前因后果,帐内霎时便炸开了锅,有的劝赵诩即刻出发,乘机以此扬名立威,有人劝赵诩留守中军,将这个球再踢还给轩辕晦,还有人和轩辕晦一样,让他找人代他出使……    赵诩被他们吵得头疼,揉揉眉心,“你们有没有想过,不管谁去山南道,剩下的军队也有可能被围攻?”    “那便不去收降?”裴隽反问道,“何况王爷既然已经下令,山南道的事情便是交付给中军了,司徒若是毫不作为,恐怕那帮小人又要说三道四。”    赵诩苦笑,“等天下大势已定,还都长安,我第一个要废掉的就是御史台。”    他沉默良久,最终道:“山南道我不能去,我怀疑此事从头至尾都是邓翻云下的一局棋。”    他这么一说,无疑默认了山南道乃是危机重重的虎狼之地,他若是不去,谁又能去?谁还敢去?    一时间,帐内一片死一样的沉寂。    不知过了多久,忽而有人低声道:“在下愿往!”    众人看过去,发现竟是清河崔氏的一个子弟,因与博陵崔氏沾亲带故,崔静笏又深陷邓党,清河崔氏迟迟才来投奔肃王,在肃王阵营里地位也极是尴尬。    赵诩眯了眯眼,笑道:“可是清河崔从玖?”    崔从玖躬身称诺。    “此去,九成可能有去无回,”赵诩瞥他一眼,“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。”    崔从玖低声笑笑,“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”    他一语双关,既是指此番收降山南,也是指先前崔氏错失依附肃王的良机。    赵诩摇头,“也罢,给你一日功夫,将后事安排妥当,明日你便出发罢。”    他也是无情至极,让人奇怪的是,这些士族子弟倒也无恻然之色,个个神情淡然。    也在帐中效力的寒门子弟对视一眼,不知心里该作何感想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