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物(古言1v1)_情知所起(回忆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情知所起(回忆) (第1/2页)

    

情知所起(回忆)



    江迟本不叫这个名字,他甚至没有名字。

    他是个无名无姓的孤儿,遥远的记忆里,似是在某一场灾荒中逃窜至江陵。独自一人的他数日未曾进食,终是饿晕在府城内的荒街上。

    这并没什么稀奇。如他这般逃难而至的灾民,每日都有七八个死在路上,他原以为自己也要同那些个面熟的尸体一样,连个收敛的草席都没有,就这么被人随手抛出城外,或是睁眼等死。

    好在老天垂怜。他被路过的一位小姐所救。

    一碗清水,一口甜食,让他度过了生死之关。那甜食的滋味他已不复记得,却将喂他饮水之人的双手和面容深深印在心底。

    从那时起,他便知晓自己这条命,是她给的。

    他活了下来,又幸运地被江府收留,成了江府少爷江淮安的侍卫。待他打听清楚那日救他的少女是谁之后,却再寻她不着——时蕴的父亲因救灾有功,举家升迁搬去了淮安。

    再一次相见,已是十年之后。

    时蕴回到了江陵,这一次是为了出嫁。

    她嫁给了江淮安,嫁给了江迟需要用性命效忠的主子。江时两家应了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这也是时蕴和江淮安自小时候便定下的娃娃亲。

    江迟立在迎亲队伍的最末尾,看着那顶红色花轿缓缓抬入江府。他想象着轿中人凤冠霞帔的模样,心中五味杂陈。

    救命之恩如山,这十年来他日日夜夜想着要如何报答,却不想再见时,她已是别人的妻。

    也罢,总归是能再见一面,纵然时蕴早已将他忘得一干二净。

    人们都说江陵府有一对少年夫妻,情投意合,琴瑟和鸣。

    江府内时常能见江淮安抚琴奏曲,时蕴执笔描摹丹青的温馨场景。

    时蕴尤擅素描,手笔冷净精准,过目不忘,最喜将府中景致入画,连府内下人偶尔也会被她绘入画卷。

    江迟知道自己身份卑微,本该将那份深埋心底的情愫彻底掐灭。可每每见到时蕴的笑容,听到她低柔的笑声,那颗心便不争气地狂跳起来。

    那日江迟办完差事,日夜兼程赶回江府复命,还未来得及换下染了血迹的衣裳,便去书房向江淮安复命。却又得知大人此时不在府中,他便静静守在门外等候。

    春日迟迟,园内微风徐来,花香阵阵。连日的奔波让他一时忘却了警醒,竟就这般倚着院墙沉沉睡去。

    不想这一幕被时蕴瞧见,一并画入了画卷之中。

    这幅画绘的是江府寻常的一日,自然不止江迟一人,还有正在侍弄花草的园丁和逗弄蝴蝶的侍女。

    但江迟却一眼便瞧见了画框边缘的自己——时蕴的画技不仅精湛,更是传神,即便画中的江迟闭目小憩,也能让人感受到那股内敛的冷戾锋锐。

    待江淮安回府,时蕴便迫不及待的将自己新绘之作呈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